第3114章 十天十夜
, 关毅这一次昏迷,比之之前的每一次昏迷的时间都要长,足足十天十夜的时间,若非夜凌一直感觉到关毅的呼吸,还以为他就此醒不过来了呢。 而随着关毅昏迷的第三天,夜凌也不在阻拦着前来探望的,虽然还是寸步不离的守护在关毅的房门之外,不过照顾关毅的事情,却是交给了李心莲。 至于李幽,这段时间不知道是怎么弄的,竟然被归青萍带在身边,和归青萍一起处理着西境的大小事务。 自从夜凌解禁了关毅的卧室之后,梅放清京城会来看看关毅的情况,来了之后,往往都会花费小半个时辰把脉,而后回到自己的小院当中,继续翻阅着医书,至于她得出了什么结果,也许只有她知道了。 而水幽,每天都过过来一次,每一次来,都带着不一样的羹或者粥之类的,细心的喂给关毅吃下去之后,在病床边守了许久之后,才会离去。 一来二去,水幽和李心莲倒也熟识了。关毅虽然昏迷着,但是被人伺候着还是挺舒服的,至少每天吃的东西,都是花样百出。不过在他昏迷这些日子里面,整个天下,可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楚国的楚三江,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在夜郎国边境之前,陈兵四十万,集结的速度之快,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像是 早有预谋的一般。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楚三江集结的四十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度过渭河,开始侵袭夜郎国。夜郎国本就是小国,之前一直依附在南夷。而这一次列国瓜分大陈国的行动当中,夜郎国虽小,但是也出动了十万大军,意图分一杯羹。只可惜,楚三江却在他的背后捅了一刀,令他们措手不及,急忙挥 师回援。 只可惜就他那十万兵力,在与大陈国的大军交战之时,就损失不少了,而今面临着毫无征兆的楚国四十万大军,更是螳臂当车。 楚军虽然渡河而来,但是夜郎国没有多少抵挡之力,迅速的被占据土地,成为楚国站稳脚跟的根本所在。 如此的楚军,他们更是没有多少抵挡之力,在楚军的攻伐下,节节败退,短短不过几天功夫,楚军便已经占领了夜郎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 这还是南夷见势不妙,连忙出兵支援夜郎国,否则仅凭这夜郎国的话,恐怕用不了半个月的时间,便会完全沦为楚国的疆域了。 楚国这一动作,对于南部列国影响颇大。以前有着渭河阻隔,又有着蛮国、南夷的联盟,故而楚国投鼠忌器,并未太过放肆。这一次,大陈国的内乱,惹得南部列国都闻风而动。本以为楚国会不甘示弱,也会去大陈国凑一脚,没想他楚三江正如 他们想的,去凑了一脚,只是在西境吃了大亏了。 可谁也想不到的是,楚三江吃亏之后,竟然没有丝毫报仇的举动,反而转而攻击夜郎国,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啊! 只是现在说什么已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楚国这头虎视眈眈的猛虎,已经跨入了南部地域之上,那么南夷和蛮国,岂能没有一点危机意识。 虽然派往攻伐大陈国的军队并没有回来,但是两国加上夜郎国,已经从自己国家内部,抽调出一部分军队出来组成三十万联军,打算共同抵御楚国的攻伐。顺带提一下,一般国家大军远征的话,出兵的数量都是有极为精细的讲究的。出兵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总军队的的三成,若是特殊情况,则是会出动四成乃至五成的兵力,不过底线是五成,不可能再低 了。 毕竟想要征服别人,首先自己的后方要足够稳定才行。而每一个君主皇帝,都不是孤注一掷的人。虽然南夷和蛮国,都是从本土内抽调军力出来的,但是对于前方大陈国的战场,却又有着不小的影响,顾忌之心是难免的,两国的大军虽然还在继续攻伐着大陈国,不过速度却也没有之前那么迅速了,好 似故意放慢了速度一般,以步步为营、且战且进的战略,龟速般的向着大陈国腹地推进。 他们也要顾及着南部三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若是出现劣势的时候,他们可不能继续征战大陈国了,连自己疆土都保不住了,还想占领别人的地方,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对于这样的情况,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归介尹了。本来列国的围攻,就让他焦头烂额。西北面,有着强悍的大玄王朝,三十万大军呼啸而来,以狂风扫落叶之势,一步步挺近大陈国腹地,而北面,又有着骁勇善战的北狄铁蹄二十万,毫不客气的将大陈国的土地纳为己用。南面还有着列国的 联军,毫不客气的侵袭而来。这三股势力,像是要将归介尹压瘪一般。让他喘不过气来,而今南部受到牵制了,压在归介尹头上的三座大山,突然少了一座,虽然依然不可能快活的坐着他的皇帝,但是总比以前要少忧心一点,可以放 开手脚的全力抵抗大玄王朝和北狄。 只是他不知道,这种三方挤压的局势,并没有因为南部列国的步伐停止了,就因此消失,而是刚刚开始而已。 因为西境这边,已经渐渐的露出了他们的獠牙出来。没了楚国的威胁,西境可以称之为高枕无忧了。而随着现在慢慢改变的天下大势,西境的众人,也开始不安的躁动起来,许多人都开始对归青萍进言,让她下令西境大军开始向着大陈国叛军出手,以正乾 坤。 其实这是一个托词,大家都清楚,关键的是现在大陈国已经危在旦夕,而作为大陈国正统之一的西境,不趁此机会去将大陈国部分土地保留下来的话,怕是会后悔莫及。只不过归青萍一直都顾左言它,并没有下决定,因为没有风晓,她不敢这般擅自做主,西境是风晓安定下来的,他比自己更知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