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辽东变 1
“你把我关押与此,此时对我说,要与我推心置腹,着实可笑。“晋商游气极反笑道。晋商游也不是愚笨之人,他当然知道此时他们晋家处境堪忧。 “你可知道,此时的你根本就没有与我讨价还价的权利,钱铭宇知府已经接旨就任,晋家若是在一条道上走到黑,那么下场注定不会太好,晋公子,你的父亲现在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若是没人指引,他就会一条道走到黑,而你现在是唯一一个可以把他引到正路的人,损失一些钱财,保了全家的性命,何乐不为。”李世超轻笑着说道,他的这些话都是诛心之语,意思显而易见,若是晋家在冥顽不灵,只有家破人亡这一条路。 李世超说完这些话后,就抬步出了房间,不一会儿,一名锦衣卫走了进来。 “晋公子,我家大人有令,你可以走了。”说完也不停留转身便走。 为什么要放了自己,因为自己的父亲已经失去了官职,或者说父亲对待新政已经没有能力阻挡的。 无论古今,高度集权的中枢统治机构,想要变法的成功率是非常大的,只要中枢团结,统治者坚定,实施者用心,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收获,而此时的明王朝就是这般,朱由检对待新政果断坚定,内阁中枢团结一致,地方上的官员根本就没有能力反抗朝廷的新政,而南京的晋客就是代表。 在晋客倒台后,江南各地的保守官员都认清了局势,开始不留余力的推行新政,乡绅虽都不愿,可也毫无办法,如果没人领头对抗,翻不起什么浪花。 崇祯元年九月,大内皇宫之内一片喜气洋洋,只因在今日,周皇后诞下龙子,这也给近日忧愁的朱由检带来了一些喜讯。 封建王朝中,皇长子的地位非常特殊,多数帝王大多数都会立皇长子为皇太子,而在明朝这个特殊的朝代,这个情况又非常常见。 而朱由检对这个皇长子也非常看重,赐名,朱慈仁,慈字乃族谱所制,而仁字确是朱由检对他的期待,仁义一说离朱由检已然越来越远,但朱由检深知一个道理,严苛的统治管理并不会长久,但此时的朱由检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明王朝此时的状况,他毫无办法,只能重症下猛药,唯一的期盼便是他的儿子以后能够仁义治国,故取名慈仁。 皇长子出世,各地的藩王都进献了字画异宝,当然这些事情朱由检也不关心,统统都是王承恩在打理。 这日朱由检与往日一般呆在坤宁宫中,陪伴着刚刚生下龙子的周皇后,王承恩来报,袁崇焕求见。 朱由检只能对周皇后言道让她好生照顾自己,改日再来看她,这才不舍离去。 这段时日,朱由检非常繁忙,陕西的赈灾事宜就如一座大山压在他与大明王朝的身上,从受灾开始,朝廷共拨了共计两百万两白银的赈灾款项,但灾情却迟迟控制不住,最近已有流民逃出陕西。 东林党御史借机攻击远在陕西的李烁,说他无能,不到一年时光,朝廷共花费两百万两白银,但李烁却还是控制不住灾情,让陕西各地产生数十万流民,数万流民进入山西河南等地。 流民与流寇只有一字之差,故作为朝廷,最不愿看见的便是流民的产生,若是国泰民安,谁又愿背井离乡,出外逃荒。 李烁被攻击是朱由检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他却力排众议,坚持让李烁赈灾陕西,这是对他的一种考验。 回到养心殿中,袁崇焕正在等候。 袁崇焕看到皇上便要行礼,被朱由检道了声:“免礼。”说完便坐在龙榻之上。 “袁尚书,何事寻朕?”干练是袁崇焕对朱由检的一种认知。 “禀奏皇上,辽东有变。”袁崇焕赶忙说道,说完从怀中拿出了一道奏章,这道奏章是远在辽东的孙承宗所上。 王承恩接过奏章双手递给朱由检。 “有何变故?”朱由检边说边打开了奏章,听到辽东有变的字眼让朱由检有些心惊,陕西赈灾还未消停,若是辽东再打起来,那时朝廷面对的局面就会更加艰难。 “孙承宗大人上奏内阁,言道皇太极以围猎之名调集军马,集合在沈阳,皇太极围猎,本是家常便饭,可此时却调集了军队,这太不正常,孙大人认为皇太极围猎只是幌子,他定有大动作,最大的可能便是进攻朝鲜。”袁崇焕赶忙说道,而袁崇焕说的都是孙承宗的意思。却没有言明自己的想法。 “袁尚书,那你以为建奴此意何为?” “皇上,建奴集结大军,这一定是战事将起的征兆,不过微臣不敢下断言,建奴兵锋指向何处?但不管指向何处,这场仗我们都要打。”实然袁崇焕也觉得皇太极应该是想对付朝鲜,但却没有太大把握,也不敢在君前妄下定论,这段时日在朝中做官,袁崇焕的性子也磨合了不少。 因为有盟约,不管是建奴进攻朝鲜还是蒙古,亦或者是大明,明军都要参与,若是建奴进攻大明或者朝鲜,对于明军来说,便是一场死战,若是进攻蒙古,明军便可以不用正面对抗,只需双线出击,让皇太极有些顾及,对于大明来说,建奴进攻蒙古是对大明最好的结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朕相信孙经略,如朕相信袁尚书一般,但建奴势大,总要谨慎,京畿重镇,京师三大营,从即日起,做好战事准备,各级将领每日都要呆在军营之中,听候调遣。”实然,领兵打仗的事情朱由检并不擅长,但却总要做出一些姿态。 “微臣遵旨。” 这些事物都是高度保密的事情,故整个朝廷也只有中枢的几人知情,当然这些事情保密,一方面是怕贻误战机,而另一方面也是怕引起恐慌。 朱由检并不恐惧这场战争,因为战争是他与明王朝无法逃避的事情,但经过他的一系列变革,历史已然发生了变化,新政推行了,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乡绅也开始纳税,取得了民心,又提高了税收,而党争虽然依然存在,但却不如之前那般猖獗,接下来几年会很难过,但只要挺过去,迎接大明的将又是一场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