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朝中态势
书迷正在阅读:末世重生之带娃修行、执掌风云、叶玄叶灵、星河之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唐匪凤凰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唐匪凤凰免费阅读无弹窗、唐匪凤凰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唐匪凤凰星河之上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星河之上柳下挥、星河之上唐匪凤凰
李隆基如今正是志得意满之时,现在的他,已经不爱听那些谏臣的逆耳之言,只爱听溢美之词。 所以武惠妃的话,完全击中了李隆基的心窝,李隆基听了十分受用。 李隆基满脸笑容的站起身来,得意道:“惠妃所言极是,朕虽然在长安,但心里装的是九州四海,天下生灵。秦皇汉武,当年也不过如此吧。” 李隆基自夸了一句,又道:“可琩儿去看看也就罢了,没必要亲自领军前去和吐蕃对敌。” “这是他的一片孝心。”武惠妃眼含热泪,“琩儿在信中说,若生不能在臣妾和三郎膝前尽孝,他愿死在戍卫大唐的边境之上,用他的最后的生命和往后英灵,永守大唐山河。” 目前,唐朝的臣子们都在追求出将入相,换句话说,在边疆打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到长安封侯拜相,所以像李琩这种,有机会竞争皇储的人,自愿放逐去边疆,除了武惠妃所说,他们也找不到其他理由。 若是为了实权,一个要死的人,拿实权有什么用呢? 即使拿到了陇右道四镇的实权,李琩又能怎么样? 而且,若李琩真有拿实权的心思,那他的第一首选应该是剑南,因为李琩领剑南节度使,李琩王妃杨玉环的老家也在剑南蜀州。 第二个首选,应当是河北,因为河北很乱,对唐中央怨气很重,去那里行不轨之事成功率才高。 但李琩都没有选,而是去了大唐心腹大患吐蕃的前线。 这除了以死戍边,还能有什么其他心思? 李隆基心中感动,道:“琩儿是个好儿子,若他真的死在战场上,朕会给他最高的礼遇。” 武惠妃闻言,立刻跪地,道:“臣妾叩谢陛下!” “你这是做什么?”李隆基立马扶起武惠妃,“琩儿是你的儿子,也是朕的儿子。” 李隆基替武惠妃擦去眼泪,接着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朕去问问有没有新的战报,若没有坏消息,就表明琩儿现在还平安。” “嗯嗯。”武惠妃点点头,“臣妾请了几个南方的乐曲名流,待三郎回来,臣妾领他们给三郎演奏。” “好,好。”李隆基高兴的点头,去了紫宸殿。 武惠妃的背影,心道:“琩儿,虽然娘不知道你到底想做什么,但成全你,是娘唯一可以为你做的事。” …… 紫宸殿挨着宣政殿,宣政殿是皇帝会见百官的地方,而紫宸殿则是平时皇帝坐政的地方。 紫宸殿内。 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牛仙客等重臣殿下而立。 李隆基坐于皇座上,问道:“寿王出征小勃律,可有消息?” 张九龄主管军事,上奏道:“回圣人,还没有。龟兹至小勃律国三千余里,一路荒漠戈壁,山川险阻,寿王殿下又在冰雪中行军,即使没有意外,也需少则四五月,多则七八月才能抵达。” 张九龄并非夸大其词,一般来说,确实要这么多时间,但李琩他们只用了三个多月,完全是因为高仙芝等将的调度有方,和中途的组织动员。 李隆基问道:“此战可胜吗?” “未必。”张九龄如实分析,“寿王殿下他们三千里行军,即便不在荒漠戈壁里迷路,粮草后援如何为继也是难题。即使解决这两個难题,大军到了小勃律后,小勃律千山万仞,地处高寒,若不能速战速决,陷入鏖战,胜算又会大打折扣。” 李琩此行,可谓关关难过,李隆基听着都觉得艰难。 想起武惠妃刚才说的李琩要以生命戍卫山河,李隆基更加感慨,道:“前日还有人弹劾寿王未请示兵部,擅自出兵远征。” 李隆基知道弹劾李琩的人,是太子和李亨的属下,冷笑一声,问张九龄道:“张卿以为寿王擅自出兵,应当如何处置?” 张九龄想起张木槿写的信,沉吟片刻,道:“擅自出兵远征,寿王确实有罪。” 在场众人闻言,都有些惊讶。 李隆基道:“张卿确实如此作想?” “是。”张九龄先肯定回答,随后道:“不过我大唐若对吐蕃入侵小勃律国坐视不理,不仅难全大唐与小勃律国的情谊,而且也会让我大唐在西域丧失一条关键要道,更重要的是,我大唐自此以后便无法号令西域诸国。若臣与寿王殿下易地而处,臣也愿意,宁死犯此罪!” 在场的众人更加惊讶。 因为张九龄这是反向在替李琩说话。 李隆基沉默了,过了半晌,才问裴耀卿和李林甫,道:“二位卿以为呢?” 裴耀卿想了想,道:“纵有千般理由与难处,终是违了制。而且,如果此战输了呢?此战一输,众多将士白白牺牲,我大唐也会天威受损。如果事先请示,集思广益,兴许会更有利于进军。” 裴耀卿的意思,就是无论你有什么理由,如果李琩打赢了,可以功过相抵,如果打输了,就应该治罪。 他的这个心思,也是朝中很多人的心思。 李隆基没有回复,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寿王殿下贵为皇子,原本就不是臣等可议,圣人心如明镜,圣明烛照,臣请圣人乾纲独断。” 李林甫的意思,就是李隆基说什么,就是什么。 三个主事宰相,一个为李琩说话,一个反对李琩,一个不表达意见。 只是,为李琩说话的张九龄,是支持太子李瑛的人。反对李琩的是中间派裴耀卿,而不表达意见的,却是先前支持李琩的李林甫。 但其实李林甫并不是真想立马和李琩切割,他没有那么笨。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通过一些风声,知道李隆基心里是支持李琩的,所以听李隆基的意见,也变相等于支持李琩。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说出来,是因为张九龄已经表明了支持的态度,如果他再支持,那么就显得李琩深得朝野之心,如此反而会引起李隆基的反感。 所以,他干脆选择不说,这样才是对李琩最大的支持,同时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对立。 李隆基听完三人的意见,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如今战事胜负未知,那就再看看。” 说罢,离开了紫宸殿,前去参加武惠妃给他准备的音乐会。 留下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三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