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禹王锁蛟龙
禹王凿龙门那当儿,把那条恶龙拦腰斩断了,恶龙临断气时,唤来了它那恶贯满盈的"蛟儿",要它毁坏黄河河岸,叫洪水再次泛滥成灾,使禹王治水大业前功尽弃,蛟领会了龙父的恶意,暗藏在黄河滩的马蔺草中,伺机兴风作浪! 六月到了,黄河又发大水,只见那黄浪滚滚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突然间,河水掀起几丈高的滔滔巨浪,浪头却不再前进! 本来由北向南流的河水竟然向东西两岸横冲直闯,直冲得岸边的高土崖大块大块地向下倒塌,一片片良田,一个个村庄直崩到黄河水里,人畜死伤,不计其数,父老兄弟,叫苦连天! 同百姓患难与共的大禹和难民们一块儿站在黄河岸边,他望着眼前这片凄惨景象,脸上罩满愁云,于是,他就向身边的一位白须老石匠打问黄河崩崖的缘由! 老石匠说: "保险又是恶蛟作怪!" 大禹问他如何制服恶蛟,老石匠抬头一看,认出他面前站着的人就是万民爱戴的大禹,便说: "禹能治水,必能锁蛟" 大禹一听,即向老石匠深深一拜,说: "若要锁住蛟,还需当地佬!" 老石匠也拜倒在禹王面前,说: "锁蛟急如火,我愿献石锁!" 言罢,二人相扶同起,共同商讨锁蛟大事,这时,虽然有了大石锁,但用什么缠缚蛟身呢? 要知道,那时人还不会种麻合绳呀!正在作难时,难民中有人说: "龙门山上长的葛条,可以绑蛟!" 这话当真,后人还常用葛条抬大老瓮哩! 大禹辞别众人,到龙门山请当地人割来葛条,又命水手把木排放入黄河洪水中,他第一个跳上木排,带上十几名水性好的壮士,乘风破浪,直奔向恶蛟掀起的几丈高的浪峰上! 这恶蛟一见大禹带人破浪而来,气得象蛇吞了蛤蟆一样,肚子圆鼓鼓的,它使尽全力,一摔尾巴,只见滔滔恶浪向大禹所乘木排冲打而来! 恶蛟张嘴伸舌,正要伤害大禹,大禹却利用靠近恶蛟的机会,抛出九十九条葛条,冷不防把个恶蛟缠绑得死死的,恶蛟还想挣扎,那知葛条湿水,越勒越紧! 这阵儿,黄河的巨浪便"哗"的一声退了下去,河岸不崩了,良田村庄保住了,禹王和水手们把这作恶多端的孽蛟用大石锁锁在龙门出口河心的巨石上! 大禹上岸后,要拜谢献石锁的白须老石匠,可到底再没找见这位老人,他想: “这大概是山神显灵” 便朝龙门山三拜九叩! 天长日久,葛条腐烂,恶蛟便被锁着流入大海,后来,听人说蛟长成了庞然大物,但仍被锁在海底,这就是传说中禹王锁蛟龙中的"海底蛟龙!" 想到这些,张影不免有些好奇,这蛟龙常年在海中,难不成就是当时经由水龙一族镇压在了水底,想着张影不仅开口询问道: “白兄,呃不,应该是敖烈兄,有件事我想询问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 “张兄,你还是喊我白小龙吧,有什么事情尽管问,既然做了朋友,我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白小龙道! 听了白小龙的话,张影不仅嘴角抽了抽,刚才还含糊回答自己,现在说的这么豪放,真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 不过嘴上还是说道: “传说中当年禹王为了治理黄河曾经杀死了恶龙,并且将蛟龙锁在河底,后来因为葛条腐烂,蛟龙随着流水进入大海,之后就一直所在海底,不知道可是真?” “黄河入渤海不假,但是蛟龙顺水而去却只是传说,之所以现在蛟龙被锁在海底,那并不是因为葛条腐烂的原因,当年禹王是人间的王,代表着皇权,制服了蛟龙!” “但是始终蛟龙属妖族,而且凡间无法囚禁与它,所以禹王本意杀之,但是后来得遇鸿钧老祖,才安排我们水龙一族带走了蛟龙并锁在了海底,永世不得释放!” “至于葛条腐烂而蛟龙冲入海底的说法不过是凡间的夫子杜撰的故事而已,当年禹王并没有跟别人提起过这件事,所以就这么以讹传讹,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口口相传的神话了!” 白小龙说这些的时候尤为显得自豪,说明这才是真的,看来当年还真是由镇压妖族的水龙一族带走了蛟龙,而非葛条腐烂冲入海底,禹王只是并未解释而已! 不过想想也对,当年禹王作为未来的人皇,怎么可能去解释这些东西呢? 接着张影又问道: “历代在我道教中都有关于龙这样的描述龙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古代凡间皇帝还赐葑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 “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道家《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谷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渡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四海龙王各有千秋,辨识度极高,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关于龙:分为天龙、地龙、海龙;从而又分为水龙、火龙、旱龙、飞龙、金龙,所谓的四海龙王,实质上为四海龙王爷,并非真正龙王,只是其所在海域之主而已!” “龙王神诞之日,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